栏目导航
臌胀外治法的中医古籍研究
作者:谢玉宝  日期:2016-04-05 来源 :广州中医药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臌胀 统计学 中医古籍 防治 外治 
描述:、方药及预后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然后,通过在古代中医文献中根据检索词“臌”、“鼓”、“蛊”、“胀”等进行全文检索并筛查出臌胀的相关文献,确定历代臌胀外治的有效方剂,将方药相关数据规范化并建立数据库,采用频数分析的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再结合历代对臌胀的认识,运用中医药理论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研究结果:一、初步发现了历代臌胀外治的用药规律:元代以前臌胀外治方剂所用药物以泻下药、利水渗湿药、杀虫止痒药、解表药最为常用;明代以泻下药、利水渗湿药、杀虫止痒药、活血化瘀药最为常用;清代以利水渗湿药、活血化瘀药、补虚药、泻下药最为常用;在本次研究所收臌胀外治的全部方剂中,以利水渗湿药、泻下药、活血化瘀药、补虚药最为常用。二、从汉代至清代,用于治疗臌胀的各类药物总的发展趋势是:活血化...
宋元明清目录书所载亡佚中医古籍研究
作者:于雷  日期:2016-04-05 来源 :北京中医药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亡佚 宋代以来 中医古籍 
描述:籍的概貌。迄今为止尚未有人进行该项研究。还有为中医古籍提供了有效补充,为典籍史、中医学术史以及疾病史的研究提供了材料。研究方法为,划定研究范围。本研究主要以古代目录书为基础研究中医亡佚古籍,故此,需要确定两个范围,即古代目录书的范围和亡佚中医古籍的范围。都以宋代作为分割点,本次研究所依据的古代目录树和中医古籍范围为宋以来至清代结束,即公元906年至公元1911年以前。第二,搜集宋代以来的目录书。包括综合性目录书和医学专门目录书。主要参考依据是《宋元明清书录题跋丛刊》,该书共19册,影印了宋元明清四代目录书,还有李茂如先生编撰的《历代史志书目著录医籍汇考》。第三,以宋代以来至清代的目录书为依据,将其中确定宋代以后和现在学界公认为宋代以后的中医古籍搜集整理成目,与《中国中医古籍总目》中所录书目一一对比,整理出四代目录书所载,而总目未收的书目,即初步断定为亡佚中医古籍。借助古代目录书中提要、题跋等内容为线索,全面考察并尝试确定宋以来亡佚中医古籍,最终整理成宋以来亡佚古医籍书目。归纳出中医古籍亡佚的主要形式并论述典型例证。根据考证结果总结亡佚的古籍的种类和数量,最终完整描述宋以来中医古籍亡佚的整体情况。全文共分为上下两编:上编描述了宋元明清四代亡佚中医古籍的概况,根据宋代载有医籍的目录书6种,元代1种,明代18种,清代63种,加上《宋史艺文志》、《明史艺文志》和《清史稿艺文志》共88种。其中载有古医籍3403种,经过比对,共检出亡佚医籍1319种。下编则列举了大量的例证,来说明亡佚中医古籍在著录中书目名称、书目卷数和作者这三个基本著录内容的情况。包括作者所在朝代不详,还有由于历代流传造成作者著录出现讹错,再有则是根本未著录作者姓名。书目名称则出现同一部医籍历代著录不一和不同医籍名称相同的情况。书目卷数则相对简单,造成著录不一的情况多是由于古医籍的散亡或书籍卷目的拆分和合并,还有极少是表示数字文字的传抄讹错。而亡佚本草书和方书这两种古医籍根据其编写的特点则区别于其他普通中医古籍,本文将这两种亡佚古医籍独立成一个部分。也用大量的例证,说明了,本草书和方书多见录于现存大型的本草书和大型综合性医书。
基于中医古籍研究的“消渴”理论源流及内涵探讨
作者:刘媛  日期:2016-04-05 来源 :中国中医科学院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消渴 中医古籍 糖尿病 理论源流 
描述:中有关糖尿病诊治的内容,梳理其学术源流,对当代临床治疗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消渴相关病证在很大程度上可代表古代对糖尿病的认识,故从“消渴”入手进行文献的检索和挖掘工作。在当代,自然环境的变化、社会环境的变迁、个体生活方式的改变、现代医学的发展,都使中医学有关“消渴”的认识产生了深刻的变化,体现了一定的时代特征。总结和继承当代医家有关糖尿病中医治疗的临床思想和治疗经验,有承前启后的重要意义。本研究分文献研究及临床研究两部分。在文献研究部分,对古代中医学文献中有关消渴的病名、病因、病机、临床表现、治法方药等方面的发展源流进行了大致的梳理;在临床研究部分,对导师魏军平教授临床采取病证结合诊疗手段治疗糖尿病的经验进行了总结。第一部分文献研究:基于中医古籍研究的“消渴”理论源流及内涵探讨目的全面搜集古代中医学文献中有关消渴的病名沿革、病因病机、临床表现、治法方药、针灸推拿疗法及预防调护等内容,通过对材料进行深入的研究,系统阐述古代各个时期对消渴相关病证诊疗的认识情况,并从整体上讨论消渴的学术发展源流。以期全面总结历代中医学家诊治消渴的学术理论和临床经验,为当代临床治疗糖尿病提供借鉴。方法通过传统文献整理研究法与现代文献检索技术相结合,检索先秦至清末的中医学文献中有关消渴的病名、病因、病机、临床表现、诊断方法、治法方药、针灸推拿疗法、预防调护及其他治法等内容。具体分为梳理古代文献脉络、文献检索、文献筛查、文献或医家学术思想提炼、学术源流的总结与探讨等几个步骤,并且运用EXCEL等软件,对治疗消渴的药物、腧穴等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分为消渴的病名沿革及释义、消渴的辨证论治、消渴的治疗药物及消渴的针灸治疗等四大部分进行论述。每部分均以历史发展为主线,用断代史的方法,论述了各历史时期内消渴相关病证的认识发展情况。①消渴的病名沿革及释义:该部分论述了在不同时期内消渴相关病名的使用情况及其内涵。结果表明,在《内经》中,有关消渴病证,有“消瘅”、“消中”、“消渴”、“肺消”、“膈消”、“风消”、“消”等不同称谓;《伤寒杂病论》则仅保留“消渴”称谓,且仅指症状,不代表此类疾病;东晋《小品方》出现的“消利”“中消”“渴利”是首次依据症状对消渴作出的分类;隋代《诸病源候论》以“消渴”一词统领此类疾病,奠定了以“消渴”作为此类疾病病名的基础;宋代首次出现“三消”一词,且出现“消渴”“消中”“消肾”(或“肾消”)的分类方法;金元时期,刘完素首次提出“上消”“中消”的称谓,并提出以上焦、中焦、下焦三部病位对消渴作出分类的方法,奠定了此后以病位论消渴的基础;朱丹溪则首次提出了“上消”“中消”“下消”的“三消”分类法,为明清所沿用,并影响至今。“消渴”一词的含义,重点在“消”字,“消”在正常情况下指脾胃“消水谷”的机能,在病理状态下指该机能的异常亢进,由此产生口渴,称“消渴”。以“消”为本,以“渴”为标。②消渴的辨证论治:包含病因、病机、临床表现及治法方药等内容。从病因而言,自《内经》起即认识到先天五脏柔弱、后天饮食不洁、情志不调及外感等多种原因均可导致消渴的发生,其中特别强调了嗜食肥甘厚味在发病中的重要作用。东晋·陈延之《小品方》首次提出“少时服五石诸丸散”是导致消渴的重要原因,该观点为后世广泛继承。唐·孙思邈《千金要方》中除继承先前的病因思想外,还特别提出“积久饮酒”及“房室不节”在消渴发病中的重要作用。金·刘完素补充大病久病后也可发为消渴。其余有关消渴病因的论述,多不出以上几点,仅有侧重的不同。此外,《诸病源候论》中还从养生导引的角度提出长期睡卧张口也可能导致消渴。从病机而言,《内经》认为内热为消病的主要机理,奠定了此后以内热论述消渴病机的基础。《伤寒杂病论》有关消渴的病机则较为多样化,总结而言有胃热气盛、厥阴为病及肾气不足等。《小品方》则将消渴病证的病因分为虚寒及虚热两种:肾气虚冷、谷精下泄为消渴、消中的机理;服石日久、肾中虚热为消利的机理,且首次提出消渴为“宣疾”之说。隋唐时期有关消渴病机的论述,多继承以上观点。宋代以后,中医理论的创新使消渴病机理论在原有基础上有了新的发展,如《太平圣惠方》即对消渴合并烦躁、口干、饮水、腹胀等机理有了详细阐述。《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则提出精血津液消耗的机理。金元时期,随着中医理论的多元化,消渴病机理论也有所创新。刘完素以燥热为本论消渴,力主寒凉;张从正除继承刘完素思想外,还首次提出了消渴的病机传变规律,消渴不已,从部位传至脏器;朱丹溪除提出“上消”“中消”“下消”的分类法外,还分别将三个部位与肺、胃、肾联系在一起,奠定了后世以脏腑论消渴的基础。从临床表现而言,《内经》中已指出口渴、多尿、多食易饥、消瘦为消渴主症,与当代对糖尿病的认识十分相似。《伤寒杂病论》首次提出消渴可导致肺痿。《脉经》则记载了通过脉象诊断消渴及判断预后。《小品方》补充了消渴病“每发即小便至甜”的临床特征,并首次提出“痈疽”“强中”为其常见并发症。《中藏经》记载消渴不愈,“令人患水气”,认为消渴可并发水肿。金·刘完素提出“夫消渴者,多变聋、盲、疮、癣、痤、痱之类”,认识到消渴可并发耳聋、目盲、疮疡及多种皮肤病。明·戴思恭补充消渴可导致失明、手足偏废,并提出小便表面如油脂,预后不良,可能符合当代糖尿病肾病的某些表现。明·李梃《医学入门》提出“脚背发必兼消渴,轻者赤痛犹可活;重溃色黑名脱疽,甚重筋骨宁斩割”,首次指出消渴病可并发足部疾病,其描述类似当代糖尿病足的表现。从治法方药而言,《内经》提出“治之以兰,除陈气也”,治以以芳香化湿药物的思路。《伤寒杂病论》则针对不同的病机提出具体的方药,代表方有肾气丸、白虎加人参汤等,开创方剂治疗消渴之先河。《小品方》治疗消渴分寒热二途,或温肾化气,或滋养清润,此外还根据特有的“宣”“拥”理论,提出饮食起居调养原则。《诸病源候论》记载了养生导引法治疗消渴的内容。《千金要方》《千金翼方》记载多首治疗方剂,还专门论述了消渴的调养原则。《太平圣惠方》作为宋代最大的方书之一,集宋以前治疗消渴方药之大成,然而其用药总不离清热生津的思路。《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中,除清热养阴外,还注重补益精血,为其特色。刘完素以燥热为本论消渴,提出寒凉滋润的治疗原则。朱丹溪提出了消渴“养肺”“降火”“生血”三法,并对用药忌宜作了说明。明清以后,随着三消理论的深入人心,医家逐渐以三消分论消渴,如清·程钟龄在《医学心悟》中的总结:“治上消者,宜润其肺,兼清其胃;治中者,宜清其胃,兼滋其肾:治下消者,宜滋其肾,兼补其肺”,为这一阶段的代表性思想。③消渴病证的药物治疗该部分对历代本草学著作中明确记载治疗“消渴”的药物进行了统计。结果表明,从药物分类来看,植物类药物最多,其次为动物类、矿物类、服器类。从药物五味来看,甘味药最多,其次分别为苦、辛、咸、酸味药。从药性来看,平性药最多,其次分别为寒性、温性、凉性,热性最少。从药物毒性来看,绝大多数为无毒药。从药物功效来看,以养阴药和清热药为最多,其次分别为利水药、行气药、补气药及化湿药。③消渴病证的针灸治疗该部分对古代文献中有关消渴病证的针灸治疗方法进行了统计分析。从治疗手段来看,包括针法和灸法,宋以后有关灸法治疗的记载渐少;从治疗腧穴来看,从《针灸甲乙经》记载三里、意舍、承浆、腕骨、太冲、太溪、然谷等7个治疗“消渴”的腧穴开始,历代均有不同程度的补充,至明·杨继洲《针灸大成》达到成熟。消渴取穴的治疗机理,主要有生津止渴、补肾助阳、清热泻火等。第二部分魏军平教授病证结合治疗糖尿病的经验总结该部分对导师临床治疗糖尿病的思想及治疗经验进行了总结,分别从当代糖尿病的时代特征、糖尿病当代中医病名的规范化探讨、当代糖尿病病因探讨、病机特点及临床治疗经验等方面进行了总结。导师认为,当代中医学对糖尿病的认识,在继承古代消渴病证治疗思想的基础上,有其独有的时代特征;当代糖尿病的中医病名存在争议,为避免歧义和混乱,应进行一定的规范化,分清“消渴”与“消渴病”的区别,这有助于正确的认识与治疗疾病;当代糖尿病的病因,在古代病因的基础上,可能体现新的时代特征;当代糖尿病的病机,与古代以虚为主相比有所不同,体现了“由实转虚,虚实夹杂”的特点,病位则有上、中、下三焦之分。在治疗中,导师注重病证结合,首辨疾病,次辨证候,病症结合,优势互补,并且在治疗中应注意心身同治、食疗药膳调理等综合管理方式。
中医痹证的病因病机及针灸治疗的古籍研究
作者:夏华城  日期:2016-04-05 来源 :上海中医药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临床应用 针灸治疗 痹证 中医古籍 病因病机 
描述:证的临床治疗提供依据。br 方法:br 采用文献调研方法,通过对40余部中医古籍文献收集和整理,对古典医籍中有关痹证病因病机、针灸治疗、中医命名分类、辨证论治、进行系统的整理、归纳和分析,从而将古代中医对痹证的学术脉络梳理清晰,挖掘针灸治疗痹证的学术渊源及治疗规律。br 结果:br 1.病因病机方面,《黄帝内经》提出了痹证的风、寒、湿三种基本病因,《诸病源候论》对痹证的描述以病因病机为主;后世医家逐渐补充了“暑、热、痰、瘀、燥”等病因,并提出正气不足及体质因素在疾病形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总体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风寒湿杂至,痰瘀互结为主。br 2.在痹证治疗上,形成了多种辨证方法相互结合,以“扶正祛邪”为指导原则,论治从肺脾肝肾、从痰瘀湿论治、从络论治等。治疗痹证从单纯的祛风散寒除湿及单穴治疗,到后来的根据痹证表现在不同部位进行治疗;从单纯的外治法,到内外合治法的应用。br 3.针灸治疗痹证方面:《黄帝内经》对针灸治疗痹证的原则明确、针法丰富、补泻分明,但较少提及具体的治疗穴位。《针灸甲乙经》完善了针灸治疗痹证,取穴更加明确,并给出了具体的针灸处方,共列举了19种肢体痹证的主治穴。《千金药方》提倡内外合治,即内服药与针灸、外治药结合。《资生经》中痹证治疗以针灸治疗为主,并列出了具体穴位。《针灸大成》进一步对痹证从经络论治,从补泻论治,从辨证论治等。br 结论:br 1.《黄帝内经》奠定了中医痹证的理论基础。后世各医家对痹证的认识和发展,包括中医命名、病因病机、治疗原则以及针灸治疗方法等均基于《黄帝内经》。br 2.痹证的发生与营卫失调、气血不足、脏腑内伤、七情内伤、饮食失调、痰浊淤血及外邪入侵等有密切关系。br 3.针灸是治疗痹证有效方法,古代医学文献从针具、刺法灸法、取穴和针灸处方等均有较完备的记载,值得后世借鉴。
Rss订阅